第八届编委会
主编:刘宗明(济南大学,主要从事热能工程和流体机械等的研究)
顾问委员
1. 李静海(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颗粒流体两相反应系统量化设计和放大,能量最小多尺度EMMS模型,系统模拟和工业过程仿真,多尺度计算模式,介尺度等的研究)
2. 金 涌(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高速流态化、清洁化工工艺、粉体技术等的研究)
3. 都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磁学与磁性材料等的研究)
4. 李洪钟(中国科学院院士,主要从事气固流态化散式化,介尺度结构,非流态化气固两相流、流态化技术等的研究)
5. 陈建峰(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和超重力技术等的研究)
6. 卢寿慈(俄罗斯矿业科学院外籍院士,北京科技大学,主要从事颗粒制备及处理、矿物分选、矿粒疏水絮凝定量化、静电物理吸附等的研究)
7. 胡荣泽(中国颗粒学会,主要从事分离膜、涡轮发动机叶片、微波吸收材料,材料的性能测试等的研究)
8. 魏 飞(清华大学化工系,主要从事化工和能源颗粒等的研究)
9. 曹军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与环境、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古气溶胶循环与过去全球变化等的研究)
10. 郑水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中国粉体技术》主编,主要从事矿物加工、矿物材料、粉体技术的研究)
11. 葛宝臻(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光学仪器、计量仪器等的研究)
12. 沈振兴(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主要从事气溶胶等的研究)
13. 费广涛(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等的研究)
14. 卢春喜(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多相流传递催化裂化工程、流态化等的研究)
15. 蔡小舒(上海理工大学动力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颗粒测量、两相流测量、环境测量、能源动力等的研究)
16. 白志民(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陶瓷材料,矿物材料,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摩擦材料等的研究)
17. 铁生年(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无机新材料、相变储能材料,粉体材料,陶瓷材料,环保材料等的研究)
主任委员
1. 朱庆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流化床反应器放大规律、流态化过程强化、纳微粉体结构调控与规模化制备、全陶瓷牙科材料等的研究)
2. 陈运法(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纳微结构材料的制备与表面-界面调控等的研究)
3. 刘宗明(济南大学,主要从事热能工程和流体机械等的研究)
副主任委员
1. 程 新(济南大学,主要从事先进水泥科技、特种水泥、水泥基功能材料等的研究)
2. 黄加栋(济南大学,主要从事生物功能材料等的研究)
3. 王体壮(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非金属矿产资源、多孔材料等的研究)
编委成员
1. 安希忠(东北大学 冶金学院,主要从事颗粒堆积、粉体工程、粉末冶金、增材制造等的研究)
2. 曹丙强(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智能材料等的研究)
3. 陈国柱(济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无机化学及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等的研究)
4. 杜玉成(北京工业大学 材料与制造学部,主要从事矿物加工工程、选矿工程、材料学的研究)
5. 段广彬(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两相流测试等的研究)
6. 鄂殿玉(江西理工大学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颗粒系统、颗粒-流体、传热传质和相变转化、矿物、冶金与材料过程工程多相流传输等的研究)
7. 郭庆杰(青岛科技大学 化工学院,主要从事流态化等的研究)
8. 韩向东(中国兵器工业试验测试研究院,主要从事粉体颗粒属性、粉体颗粒制备、与粉体颗粒相关的多相流动的实验与数值仿真等的研究)
9. 胡 钧(中国科学院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单分子水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水的纳米特性及其生物学效应,核技术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等的研究)
10. 李村成(济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无机合成与制备,钙钛矿发光材料,纳米功能材料及其物化性能等的研究)
11. 李宇航(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固体力学所,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材料、柔性电子智能传感等的研究)
12. 李政权(江西理工大学 国际创新研究院,主要从事冶金工业,机械工业等的研究)
13. 刘马林(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先进核燃料、核能需求等的研究)
14. 刘梦溪(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化工学院,主要从事新型流化床反应器和气固分离器的基础研究与工程放大等的研究)
15. 刘雪东(常州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气体压缩与输送机械等的研究)
16. 牟 斌(中国科学院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主要从事黏土矿物功能材料的可控构筑及其应用等的研究)
17. 庞 磊(北京科技大学 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工业粉尘爆炸机理及风险防控等的研究)
18. 彭 威(清华大学 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主要从事反应堆颗粒、气溶胶等的研究)
19. 钱付平(安徽工业大学 能源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大气污染及其防治,空气调节、采暖、通风及其设备等的研究)
20. 孙 松(安徽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主要从事多相催化、化工新材料等的研究)
21. 孙志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等的研究)
22. 王 奇(中国科学院 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材料、新能源、环境、化工等的研究)
23. 王 帅(哈尔滨工业大学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气固两相流、流态化介尺度模型发展与多相反应器的多尺度模拟等的研究)
24. 王利民(中国科学院 过程工程研究所,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冶炼、炼铁、化学反应过程、化学工业一般性问题、多相流、湍流等的研究)
25. 王仲鹏(济南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环境污染控制与催化技术、烟气脱硝、机动车尾气催化净化和水污染控制工程及资源化等的研究)
26. 魏 涛(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等的研究)
27. 魏永杰(河北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传感器及应用、测控实践技术基础、光电检测与图像处理、工程光学、精密机械设计等的研究)
28. 毋 伟(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粉体加工工程,颗粒制备等的研究)
29. 徐锡金(济南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超微颗粒等的研究)
30. 杨 毅(南京理工大学 环生学院,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材料科学、核科学技术等的研究)
31. 姚 金(东北大学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矿物粉体材料与工程、矿物浮选分离理论与技术、固废综合利用等的研究)
32. 于明州(中国计量大学 理学院,主要从事流体工程、化工过程、大气污染控制和防治理工程、微纳米精密测量等的研究)
33. 俞建峰(江南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主要从事食品加工装备、超细粉体粉碎及分级技术等的研究)
34. 张 倩(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棕色碳气溶胶、煤和生物质燃烧排放等的研究)
35. 张冬至(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纳米科技、微纳传感与电子信息材料、微纳功能材料等的研究)
36. 赵丕琪(济南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先进建筑材料与功能性粉体制备的研究)
37. 张 强(济南大学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主要从事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非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和智能控制等的研究)
38. 闫良国(济南大学 水利与环境学院,主要从事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等的研究)